中醫看口腔黏膜白斑
甚麼是口腔黏膜白斑?
口腔黏膜白斑(Oral leukoplakia,OLK)又可稱口腔白斑症,指口腔黏膜出現白色增生的斑塊,主要可發生在口腔內之頰、舌、上腭、牙齦以及唇上,表現為口腔黏膜反覆潰痬、口腔內有粗糙感、刺痛、味覺減退等。
現暫時未有明確病因,多認為與口腔內長期有物理或化學刺激有關,好像是經常咀嚼粗糙物(如:檳榔)、食高溫食物(如:熱粥)或劇烈辣味食物及飲用烈酒等;亦有認為與身體內的微量元素(如:葉酸、維化命B12)、微循環改變以及遺存因素等有關1。
口腔黏膜白斑的分類4:
一般可分為均質型(斑塊狀和皺紋紙狀)和非均質型(顆粒狀和疣狀)兩大類。4
- 斑塊狀:口腔黏膜上出現白色或灰白色較硬的均質斑塊。
- 皺紋紙狀:表面似皺紋紙,粗糙,灰白色或堊白色,邊界清楚,周圍黏膜正常
- 顆粒狀:多見於口角區黏膜,在微凹充血黏膜上散在分布乳白色顆粒
- 疣狀:呈乳白色乳頭狀或絨毛狀突起,觸之微硬
有癌變風險嗎?
口腔白斑癌變率於6.9% – 31.4% 之間,當中老年患者、非均質型( 疣狀、顆粒型) 、舌緣 /舌腹白斑、上皮異常增生為較有可能之癌變的風險因素。3
—
近似中醫之狐惑病
中醫認為本病與心脾兩臟有關。《黃帝內經》:「心開竅於舌、脾開竅於口。」;《醫宗金鑒・雜病心法要訣・口舌證》指出:「口舌生瘡糜爛,名曰口糜,乃心脾二經蒸熱深也」。《醫方考・口病方論》:「口糜本於濕熱」。基本病機為:心火脾熱、濕熱鬱結,瘀血阻絡,濕熱薰蒸於口、舌而成。有案例顯示本病經中醫藥治療後可痊愈2 。
本病近似為中醫之狐惑病。《金匱要略方論・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証治第三》:「蝕於喉為惑,蝕於陰為狐」並提出主要的治療方法:「蝕於上部,瀉心湯主之,蝕於下部,苦參湯洗之」。「惑」指口腔黏膜上的潰瘍;「狐」指二陰黏膜上的潰瘍。
—
健康點:多喝茶有助防癌
有針對口腔黏膜白斑的研究指出茶有助預防腫瘤形成,研究顯示茶能保護DNA損傷,降低細胞增殖並有助口腔白班病變的恢復5。茶具有茶多酚、茶色素(茶多酚的氧化產物),其抗氧化作用有助清除人體過多的自由基,降低細胞受損而引起基因突變機會,來達致防癌作用。
—
- 1. 岳煒、孫正(2007)口腔黏膜白斑中西醫治療的臨床現狀。四川中醫。25(5),92-94
- 2. 張雪珠(2008)中醫藥治療口腔白斑的體會。醫學理論與實踐。21(9),1063-1064
- 3. 周曾同,劉偉(2015)。口腔癌前病變的癌變風險預測。實用腫瘤雜志。 30 (1),4-5
- 4. 劉青(2008)。口腔黏膜白斑診斷與治療。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。 1(9),520-521
- 5. 韓馳(2005)。茶葉防癌有效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。科研成果。34(3),32-33
伸延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