眩暈

中醫看眩暈

「眩」指眼花,「暈」則指頭暈,兩者常同時出現,故一般統稱為「眩暈」。

根據中醫內科學,眩暈的定義是指,輕者閉目即止,重者如坐車船,旋轉不定,不能站立,或伴有惡心、嘔吐、汗出,甚則昏倒等症狀。其中重度者所出現的症狀都與現今俗稱「耳水不平衡」,學名為「美尼爾氏症」(Ménière’s disease) 很相似。

為何叫「耳水不平衡」呢?眩暈為何會與耳朵有關呢?

耳除了聽覺外,還有助於人體平衡感覺的構造,也就是內耳構造中的前庭系統。前庭系統內,由三個半規管、球囊、橢圓囊組成。
三個半規管中,含有淋巴液及纖毛細胞,當頭部移動時,可令淋巴液流動,致纖毛移動,把身體的移動訊息發送往大腦。

當淋巴液出現問題時,那麼把錯誤的體位訊息發往大腦,便會造成天旋地轉的感覺。

有天旋地轉感就是「耳水不平衡」?

「美尼爾氏症」與「良性陣發性姿勢眩暈」(又稱「耳石脫落症」)都有眩暈、天旋地轉之感的症狀,。兩者皆可引起耳部發出錯誤的體位訊息到腦部,而引起與視覺所接收到的信息有所偏差,而出現眩暈問題。

但兩者有不同的成因、特點,明確了解,有助診斷,以給予適合的治療。

「美尼爾氏症」是因內耳中的淋巴液流量、積聚過多而引起的。一般持續時間較長,發作時間可達數小時,並伴有耳鳴、聽力下降等症狀。

「良性陣發性姿勢眩暈」則是因耳內附於前庭系統中的耳石異常脫落而引起的。一般當頭部轉動時即發,頭部靜止時則止,持續時間短,症狀可於數秒內停止。

另外,眩暈也可以因前庭神經受到病毒感染,而引起的「前庭神經炎」; 或者中醫所說的「虛証型」、「氣血不足」,所引起的腦部缺血;或者是「高血壓」,也就是中醫說的「肝火上炎」、「肝陽上亢」等問題所引起的眩暈。臨床診斷中,必需分清楚,以確保有效的治療。

調整水液代謝平衡才是治本之法

「美尼爾氏症」以中醫的角度看,多與「濕」、「痰」有關,所以《丹溪心法・頭眩》也有「無痰則不作眩」之說法。「濕」、「痰」涉及多個與水謝代謝有關的臟腑,如脾、腎、三焦等,一般以針灸、內服中藥,以調整內耳中淋巴液回復正常。在治療期間需配合清淡飲食、禁酒、生冷之物,多休息。

「良性陣發性姿勢眩暈」則需要透過耳石復位法處理,而「非耳源性」的眩暈,多與肝、腎不足、氣血虛弱所因起,經過辨証而決定治療方法。

【重度耳水不平衡,針灸1次明顯改善】

患者E小姐,進來診室的時候,需要家人扶著進來,眼睛未能完全睜開似的,面容痛苦甚樣。坐下了一會兒,才可慢慢說出病程經過。自訴眩暈1週,曾因眩暈住院4天,被診斷為美尼爾氏症,也就是俗稱的耳水不平衡。現晨起頭暈,轉側加重,胃口差,胸悶感明顯,食則有欲嘔,伴有耳痛耳鳴。

這樣嚴重的眩暈,建議針灸配合中藥治療。針灸後,患者能獨自步行出治療室,面容亦較前和緩,但仍有輕微的眩暈感。由於兩天後需要出外旅遊,害怕搭飛機會加重暈眩的情況,所以希望連續兩天繼續以針灸治療。

第二次針灸,現眩暈、耳痛感也有明顯改善,另加內服中藥治療。

第三天覆診時,患者也無需家人扶著,自行可以來到診室,暈眩的況已改善8-9成。但胃口仍不佳,易汗出、偶有心悸。遂開了中藥,囑帶備到目的地服用,以鞏固治療。

Share your thoughts

three × five 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