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 / 土瓜灣
-
《個案分享: 耳鳴/腦鳴》
【針灸治療3次,已改善3成】
耳鳴高頻5年,病發前主要生活轉變:轉工。曾中、西醫療,現感腦中、雙耳有鳴響聲,偏於右耳,高頻而持續;2年前MRI檢查:燕子尾不清晰。由於患者服用多種西藥(Xanax、Brintellix、Epilim Chrono、Lorans、Carbidopa and levodopa),故欲只針灸治療。第16診:右側耳鳴仍持續,聲微弱(患者耳鳴響聲評分:1-2/10);左側基本已消失。
24 5 月, 2023 -
《個案分享: 耳源性眩暈》
【4天中藥眩暈(感天旋地轉)明顯改善;3週症狀消失】
訴17年前首作眩暈(天旋地轉感);1/3/2022 COVID 快速測試陽性,期間有服用中、西藥,及後反覆出現天旋地轉感,並曾因此而跌倒。現感緊張,當平卧起身時、轉身時即作;近來休息不足,感頭痛、頭重明顯。訴血糖正常、無貧血問題。第四診眩暈基本消失改善,只偶晨起動作急而稍作。患者於15/10/22因咽喉不適電話遙距診症,3月內未再出現眩暈問題。
10 5 月, 2023 -
《個案分享:重症肌無力症》
【針藥並用治癒重症肌無力症】
首診日期:2021/11/26,患者2016年左胸腺瘤史,已手術切除。21/11/2021 起感明顯眼乾,左眼睜不開,及後出現重影,眼皮下垂;現肩痛、頭痛、明顯疲倦;大便偏質硬欠暢;下肢偏冰涼;眠差盜汗;素多胃氣,易胃脹
辨証:脾氣虛,針灸並處方3天中藥。
12 4 月, 2023 -
中醫看關節炎(附食療)
關節炎(Arthritis)指關節發炎的疾病,常見症狀有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僵硬,甚至變形。
關節炎屬中醫痹症的範圍,痹症指由於感受風、寒、濕、熱之邪,經絡痹阻,氣血運行不暢,致肌肉、筋骨、關節痠痛、麻木、重著,或關節腫脹、變形、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。
中醫認為高熱、高寒潮濕、風力強之地是「風」、「寒」、「濕」、「熱」邪盛的環境。長期居處於這些環境,可影響人體的血液循環、代謝、免疫功能,而慢慢發展為痹症。
22 3 月, 2023 -
中醫看口氣(附食療)
口氣(Halitosis) 指口腔經常發出異味的健康問題1。可由舌面上細菌、食物殘渣及脫落的細胞腐敗作用引起。
中醫認為本病主要與嗜食辛辣厚味、脾胃虛弱、肺病,致火熱上蒸,發為口氣。常見証型有:胃熱型、痰熱型、食積型。
5 3 月, 2023 -
中醫看夢遊症(附食療)
夢遊症(Somnambulism/sleepwalking) 是異睡症中非動眼期睡眠喚醒疾患(Non-Radpid eye movement Sleep Arousal Disorder)的一種,指反覆在睡眠時活動,如起床、行走。
19 2 月, 2023 -
中醫看舌下腺囊腫(附食療)
舌下腺囊腫(Ranula)指舌下腺導管堵塞,致涎液瀦留所形成的囊腫。
屬中醫的痰包範圍,因腫大的包囊像蛤蟆鳴叫時鼓起的咽囊,故又稱為蛤蟆囊腫。痰包指舌下結腫,質軟光滑的包囊的一種疾患。
中醫主要認為本病與飲食不節、勞倦脾虛,致痰火蘊結、脾虛濕阻、氣虛血瘀,而在舌下發展成本病
5 2 月, 2023 -
中醫看脂胖(附食療)
肥胖(Obesity)指身體的脂肪累積過多;成年人的身高體重指數(BMI)等於或大於30。
中醫認為肥胖病多為本虛標實。本虛以氣虛、脾虛、腎虛多見;標實以氣滯、膏脂、痰濁、瘀為主。
22 1 月, 2023 -
中醫看痤瘡(附食療)
痤瘡(Acne),又稱為尋常型痤瘡 (Acne vulgaris),指油脂和角質層細胞堵塞毛囊引發的皮膚炎症。
與中醫之肺風粉刺、酒刺、面皰相似,並認為本病主要可因過食辛辣肥膩食物、脾虛運化失調(消化力減弱)引起。
8 1 月, 20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