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看失眠
陽盛陰虛致失眠,自律神經論陰陽
失眠的中醫病名為「不寐」,指經常不能正常睡眠為特徵的一個病症,表現可為入睡困難、易醒、過早醒來而不能再睡,甚則完全不能入睡。
《景岳全書.不寐》對於失眠病的病機分析:「不寐証雖病有不一,然惟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。蓋寐本乎陰,神其主也。神安則寐,神不安則不寐;其所以不安者,一由邪氣之擾,一由營氣之不足耳。有邪者多實,無邪者皆虛。」所指的「神」與現今所指的神經系統相似。
現今有指失眠因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。自律神經主管身體中無意識進行的活動,如呼吸、心跳、免疫、消化代謝功能等。而自律神經系統又可分為交感神經、副交感神經及腸神經系統三種,交感神經、副交感神經兩者為拮抗關係。當遇壓力、緊張時,可激活交感神經系統,而副交感神經反被抑壓。
與中醫認為失眠因「陰陽失調」所致十分吻合。中醫透過長時間的觀察、思考所得,以陰陽的概念概括起來,所謂的陽相似於現今所指的交感神經,而陰則相似於副交感神經。
失眠症,身體處於「陽」偏盛,相似於現今所說的交感神經過度活躍。交感神經主要在日間時段活躍,在我們運動、工作時,交感神經亦會被激活,令我們處於精神狀態,心跳、呼吸相較快,但腸胃蠕動亦相應減慢。
中醫亦有說「胃不和則卧不安」,看似失眠與消化系統問題是風馬牛不相及。但以自律神經系統失調角度看就可理解了。交感神經長期處於活躍狀態,腸胃蠕動亦受到抑制,所以失眠患者多伴有消化不良、胃脹、反酸等消化系統問題。
為可導致「陽偏盛」呢?
中醫認為失眠多因思慮太過、勞動過度、情志失調或是飲食不節皆可以導致「陽偏盛」。當因以上因素致,干擾到心神,以引起失眠。
以下是幾種常見的失眠証型:
- 肝鬱化火:急躁易怒,口渴喜飲,目赤口苦,大便秘結
- 痰熱內擾:痰多胸悶,頭脹眩暈,惡食噯氣,反酸欲嘔
- 陰虛火旺:心悸不安,潮熱盗汗,耳鳴健忘,口乾欲飲
- 心脾兩虛:肢倦神疲,面色淡白,心悸目眩,飲食無味
- 心膽氣虛:易於驚醒,善驚易恐,氣短疲倦,心神不安
一般短時期的失眠根據辨証,辨別陰虛之虛實,以中藥、針灸等方法來「調整陰陽」則可改善。然而,長時期的失眠,多屬頑固性,証型比較複雜,伴有其他特殊症狀,例如身體痛症,中醫認為「久病入絡」,其指長時間的疾病問題多伴有全身性的血液循環系統問題,當血不通暢則成「血瘀」,血瘀又阻礙經絡氣血流通,「不通則痛」而引起身體、四肢或關節疼痛問題,所以根據不同症狀,治療方法亦因人而異。
–
蓮子健脾亦養心,桂棗蓮子安神茶
蓮子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蓮 (Nelumbo nucifera Gaertn.) 的成熟種子(除去蓮心者稱蓮肉)。蓮子味甘、澀,性平,有補脾止瀉,益腎澀精,養心安神的功效,適用於脾虛久瀉,遺精帶下,心悸失眠。
桂棗蓮子安神茶
- 材料:桂圓15克,蓮子6克,紅棗5枚,水800毫升,冰糖適量。
- 製法:
- 將蓮子置入水中去心;將紅棗置於溫水中,洗淨去核
- 將桂圓、蓮子和紅棗一起放入煲中,加入水,大火煮沸後,轉用小火煮至蓮子熟爛,加入冰糖,待溫後即可。
- 功效:補益心脾、養血安神
–
陰盛陽虛嗜睡症,脾虛濕重陽不足
與失眠症相反的的嗜睡症,以不論畫夜,時時欲睡,喚之能醒,醒後再睡為特點。
《靈樞.寒熱病》:「陽氣盛則瞋目,陰氣盛則暝目」。
嗜睡症,與失眠症相反,身體的「陰」偏盛,相似於現今所說的副交感神經過度活躍。副交感神經主要在晚間時段活躍,在我們食飯、休息時,副交感神經亦會被激活,令我們處於心情放鬆的狀態,心跳、呼吸減慢,但腸胃蠕動亦相應加快。
為何會導致「陰」偏盛呢?
中醫認為多因飲食、久病體虛所引起,常見的症狀有:
- 濕重:嗜睡遇下雨天加重,伴胸悶納少,身重
- 脾虛:嗜睡在飯後明顯。
- 陽虛:一般常見於病後、年高之人,伴有神疲食少,懶言易汗,畏寒肢冷。
《脾胃論.肺之脾胃虛論》:「脾胃之虛怠惰嗜卧。」;《丹溪心法.中濕》:「脾胃受濕,沉果無力,怠惰好卧」。
自律神經可控制,改善失眠或嗜睡
自律神經系統一般是無意識的,不受我們所控制。但也有方法可以進行有意識地調節自律神經。日本著名的免疫學專家,安保徹於其著作《不疲勞的生活》中提到可透過調節呼吸的顏率間接的調控自律神經系統。
當失眠時,可以將呼吸有意識的減慢、加深,亦即是「腹式呼吸」,吐氣時間最好是吸氣時間的兩倍以上,來刺激副交感神經,讓自己慢慢放鬆而入睡。
相反地,當嗜睡時,可以將呼吸有意識的加快,變短、變淺,亦即是「胸式呼吸」,來刺激交感神經,讓自己變得精神起來,所以在工作前做運動也是很不錯的習慣呢!
1 Comment
Join the discussion and tell us your opinion.
[…] 中醫看失眠:自律神經論陰陽,腹式呼吸助睡眠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