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風濕關節炎

中醫看類風濕關節炎

類風濕關節炎
類風濕關節炎

甚麼是類風濕關節炎?

類風濕關節炎屬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而引起的慢性炎性關節疾病。免疫系統本是用來對抗外來物(如:細菌、病毒)的入侵。當免疫系統異常時,誤把自身組織(如:關節滑膜)當為外來物,並作出攻擊,導致炎症的發生。現未有明確的病因,多認為與基因、環境(病毒、細菌)或都荷爾蒙的因素關。常見受影響關節部位包括︰手腕、手指關節和膝部。

類風濕關節炎的常見的症狀

  • 受影響的關節腫脹、疼痛、活動靈活度下降,嚴重時可令關節功能喪失
  • 多呈「對稱性」,即患者身體左右兩邊的關節會同時出現病徵
  • 晨僵(指晨起時,病變的關節在靜止不動後出現僵硬、活動不靈的感覺,在適當活動後逐漸減輕的現象)

其他有可能出現的症狀:疲倦、食慾不振、輕微發燒、眼睛與口唇乾燥、皮膚上出現類風濕結節、眼睛發炎、胸膜炎、心包膜及助膜發炎等。

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

根據2010年美國風濕學會的診斷標準*,若病人於以下評分中取得6分及以上,便會被確診患類風濕關節炎:

A. 受影響關節

  • 1個中等-大關節 (0分)
  • 2-10個中等-大關節 (1分)
  • 1-3個小關節 (2分)
  • 4-10個小關節 (3分)
  • 多於10個小關節 (5分)

B. 血清學測試 (必須具其中一項檢測結果)

  • 類風濕因子(RF)或抗環瓜氨酸抗體(anti-CCP)抗體均陰性 (0分)
  • RF或anti-CCP抗體其中1項呈弱陽性 (2分)
  • RF或anti-CCP抗體至少1項強陽性 (3分)

C. 急性期反應物 (必須具其中一項檢測結果)

  • C反應蛋白(CRP)和紅血球沉降速率(ESP)均正常 (0分)
  • C反應蛋白或紅血球沉降速率異常 (1分)

D. 症狀持續時間

  • 少於6星期 (0分)
  • 6星期或以上 (1分)

中醫如何看類風濕關節炎

類風濕關節炎屬中醫的痹症。痹證是以肢體、筋骨、關節、肌肉等處發生疼痛、重著、酸楚麻木,或有關節屈伸不利、僵硬、腫大、變形等症狀的一種疾病。久居炎熱潮濕之地、外傷、久病體虛,致風、寒、濕、熱、痰、瘀等邪氣閉阻經絡,影響氣血運行。輕者病在四肢關節肌肉,重者可引起內臟病變。

治療以祛邪通絡為基本原則,因應不同的証型分別予祛風、清熱、散寒、袪濕、祛痰、化瘀之中藥,達到「通則不痛」的目的。當關節疼痛改善後,仍需要調整患者的體質,以鞏固治療,防止疾病反覆發作。

痹症分四大類:

  • 行痹(風邪偏勝):疼痛遊走不定,痛位偏上
  • 痛痹(寒邪偏勝):疼痛劇烈而有定處,經脈拘急攣縮,遇寒則甚,得溫則減
  • 著痹(濕邪偏勝):腫脹、重著、酸楚疼痛,病位多偏於下
  • 熱痹(熱邪偏勝):患處紅腫灼熱,痛不可近

健康點:預防類風濕關節炎

  • 避免長居寒冷、潮濕之地方
  • 保持室內環境濕度約40-50度、空氣流通、室溫約20-25度。
  • 避免汗出當風
  • 加強運動鍛鍊,增強體質

*資料來源:類風濕性關節炎- HKARF:https://www.hkarf.org/zh-hant/rheumatic_diseases/rheumatoid-arthritis/

Share your thoughts

18 − four =