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中醫看痛經(附食療)
痛經(Dysmenorrhea),又稱經痛,是女性月經期間出現的痛症,一般於骨盆、下腹部或兩側腹部,可伴有噁心、嘔吐、冒汗、眩暈等。
中醫稱之為「經行腹痛」。中醫認為月經前後,子宮之氣血由滿盈而泄溢,氣血盛實而驟虛,子宮氣血變化較平時急劇,加上本身的體質因素,致子宮氣血運行不暢或失於煦濡,不通或不榮而痛。當子宮氣血漸漸恢復,而疼痛又可自止,故疼痛隨月經週而復始。
26/06/2022 -
中醫看肝炎(附食療)
肝炎(Hepatitis)指肝臟發炎。肝炎初期可無特別明顯症狀,或可見脅痛、疲倦、納差等,後期可見黃疸、大便顏色灰白、尿液變深色等。
根據病狀,分屬中醫之脅痛、黃疸、積聚。
常見成因有情志抑鬱、思慮過度、飲食失節(多食肥膩油炸、多飲啤酒)、跌撞碰傷、久病體虛。實証總病機主要為肝氣鬱結、肝失條達,瘀血阻絡;虛証總病機主要為肝陰不足、絡脈失養;脾虛肝鬱,濕濁內阻等。
中醫認為「肝」主疏泄,當肝系統出現問題時,常常出現疏泄功能異常的表現,如膽汁分泌失暢、血液泄藏之調節異常等,可引發黃疸、積聚等。
19/06/2022 -
中醫看甲狀腺功能亢進症(甲亢)(附食療)
甲狀腺功能亢進症(Hyperthyroidism),指甲狀腺腺體產生過多的甲狀腺素(T3, T4),主要能引起身體基礎代謝率增加、交感神經興奮,常見症狀有:煩躁、心跳過速、畏熱、甲狀腺腫、體重減輕等。
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屬中醫之「癭」的範圍。《三因極一病証方論》中指出癭可分為五種,其中「癭氣」與甲狀腺功能亢進症近似。
而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,相似於中醫所說的「陽亢」、「火」、「熱」之表現,常見証型有肝鬱化火、陰虛陽亢、肝火亢盛等。
05/06/2022 -
中醫看高血壓(附食療)
高血壓(Hypertension)指基礎血壓值持續處於高水平的一種慢性疾病。根據美國心臟協會,高血壓指基礎血壓值高於130/80 mmHg。
以中醫角度看形成高血壓主要有三方面:疏泄失常、痰濁內阻、氣血虧虛。「疏泄失常」與情緒關係密切;痰濁內阻則與多食肥膩、甜食有關;氣血虧虛則與久病、大病有關。
22/05/2022 -
中醫看喉球症(附食療)
喉球症(globus pharyngeus),指咽部持續有異物感,一般無疼痛及吞嚥障礙。
喉球症與中醫稱之「梅核氣」相似。「梅核氣」指咽喉中有異物感,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,並認為本病主要與情緒、痰濁有關,常見証型為痰氣鬱結,治宜理氣解鬱化痰。
15/05/2022 -
中醫看功能性下丘腦性閉經(附食療)
功能性下丘腦性閉經(Functional hypothalamic amenorrhea, FHA),是指下丘腦減少或停止釋放促性腺素釋放激素(GnRH)所引起的閉經。
屬於中醫閉經範圍。中醫的「腎」系統中涉及現今之內分泌系統,治療上可根據患者之症狀表現來辨証用藥,其中氣滯血瘀、血虛、脾虛及腎虛証較為相關。
01/05/2022 -
中醫看腰痛、下背痛(附食療)
腰痛又稱下背痛(low back pain,LBP),是由多種原因引起下背部疼痛的一個常見症狀。
中醫認為腰痛除了外傷之外,亦可與身體「虛」有關。中醫理論指「腰為腎之府、腎主骨、生髓」,腎虛者,腰脊失養,可致腰痛。此腰痛的特點為隱隱作痛,腰酸無力,經久不癒,勞累後加重,休息後可減輕。
24/04/2022 -
中醫看功能性消化不良(附食療)
功能性消化不良(functional dyspepsia, FD) 指無明確原因、已排除器質性病變(如:胃潰瘍、胃癌)而反覆出現消化不良症狀的疾病。常見症狀有:飯後胃痛、胃脹、噯氣頻密、噁心欲吐等。
近似於中醫之痞滿(脘腹滿悶不舒),痞滿指由於脾胃功能失調,升降失司,胃氣壅塞,出現以脘腹滿悶不舒爲主症的疾病。
17/04/2022 -
中醫看抑鬱症(附食療)
抑鬱症(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,MDD)指以心情低落、對事物失去興趣為主要症狀的生理、心理疾病。
抑鬱症近似於中醫之鬱証。鬱証是由於情志不舒、氣機鬱滯而引起的一類病証。
10/04/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