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持續4個月的耳脹耳塞,針藥治療7次大幅改善】 雙耳耳塞、脹痛,左側明顯,無間斷的持續近4個月,伴輕度耳鳴,訴感到非常難受,達至欲「割掉耳朵」的程度。曾由西醫洗耳2次、中藥治療2個月,感只稍改善。近日用清潔劑多,鼻腔內感腫脹,左側明顯。
患者於本年3月因坐骨神經痛問題就診,表示雙耳脹、耳塞問題至今未有再覆發。
【針灸治療3次,已改善3成】 耳鳴高頻5年,病發前主要生活轉變:轉工。曾中、西醫療,現感腦中、雙耳有鳴響聲,偏於右耳,高頻而持續;2年前MRI檢查:燕子尾不清晰。由於患者服用多種西藥(Xanax、Brintellix、Epilim Chrono、Lorans、Carbidopa and levodopa),故欲只針灸治療。
第16診:右側耳鳴仍持續,聲微弱(患者耳鳴響聲評分:1-2/10);左側基本已消失。
耳源性眩暈(Otogenic vertigo),又稱為周邊性眩暈,俗稱耳水不平衡,指內耳異常所引起的眩暈,發作時可感到天旋地轉、嘔吐、轉動頭部加重等。
屬中醫的眩暈範圍,「眩」指眼花;「暈」指頭暈,兩者常同時出現,所以一般統稱為眩暈。輕者閉目即止,重者如坐車船,旋轉不定,不能站立,可伴有嘔吐、汗出,甚則昏倒。中醫認為本病可分為虛實兩類,虛者多因血少、陰虛、精虧(血少則腦失所養、陰虛則肝風內動、精虧則腦髓不足);實者多因痰、火。
「氣鬱」可理解為: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受抑制的狀態。
「氣」一般可分為兩方面,一方面指氣體,如「清氣」、「濁氣」,其中包括呼吸系統中主要涉及的氧氣與二氧化碳;另一方面指功能,例如中醫說「脾氣不足」,是指消化功能低下。
中醫認為「辛味,能行能散」,即有發散、行氣、行血的功效。「辛」除了指味覺上的辛辣外,亦包括具有刺激性的氣味。所以氣鬱者宜食辛味及芳香氣味之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