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光眼(Glaucoma)是一種視神經病變引起視力及視野受損的眼疾。常見徵狀有:眼睛脹痛、頭痛、眼紅、視野收窄及視力減退等。
青光眼相似中醫之「五風內障」。總體而言,中醫認為本病與身體的氣機流動、脾胃強弱等因素與水液的生成與排泄關係密切。
神經性厭食症(Anorexia nervosa,AN),一般稱為厭食症。本病為一種進食障礙,主要以嚴格限制進食量或進食後有催吐、濫用瀉藥或過度運動的行為。
神經性厭食症相似於中醫之疳積、積滯、不能食等病証。本病與肝、脾、腎最關係較為密切。
皮肌炎(Dermatomyositis, DM)為自身免疫系統失調所引起的皮膚、肌肉組織發炎的疾病。
相當於中醫之肌痹。肌痹是主要由於脾胃虛弱,營衞不和(免疫系統失調),再加上感受外界之邪(如:風邪、寒邪、濕邪等)
腮腺炎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引起,常見的症狀為唾腺位置處腫痛(如兩側面頰、耳前及耳後)。
中醫根據症狀是否有化膿可分為「發頤」、「痄腮」。兩者屬中醫的溫病*範圍,治療一般以清熱解毒為主。
萎縮性舌炎(atrophic glossitis)是指多種疾病引致舌黏膜出現萎縮性的變化,從而影響舌頭的外觀,可見舌色紅絳、光滑如鏡面等,被稱為牛肉舌、鏡面舌等。
萎縮性舌炎約相當可於中醫之「鏡面舌」,此舌象可出現在多種疾病之中。總括而言,多圍繞胃氣不足與氣陰不足,致津液不能上承於舌。
慢性腎衰竭(Chronic Kidney Disease,CKD)指腎功能在3個月以上持續下降的疾病。當腎功能只有5-10%時,身體內的廢物累積過多可引起尿毒症(uremia)
慢性腎衰竭根據症狀,可分為關格、癃閉、水腫、虛勞、腎風等範圍。主要的病機為脾腎虛損,氣化不利,濕濁毒邪內蘊所致。
病毒性角膜炎是病毒感染所致的角膜疾病,主要症狀有眼睛紅腫及疼痛、分泌物增加、畏光、視力模糊及異物感。
屬於中醫為黑睛疾病中的「聚星障」範圍。多由於正氣虛弱或肝經火旺,再感受風熱之邪而誘發。
貧血(anemia)指血液中紅血球或血紅蛋白總數量下降(血液攜帶氧氣能力下降)。常見症狀有頭暈、臉色蒼白、容易疲倦、心悸等。
按症狀而言,可歸納於「虛勞」中的血虛型範圍。中醫認為「心主血,脾統血,肝藏血」,故血虛一般多與以心、脾、肝有關。
在顱骨腔內的腫瘤,可分為良性與惡性。惡性的可再分為原發性腦腫瘤及轉移性腦腫瘤。
腦瘤的特點為病位在上,並有血腦屏障的保護。所以,用藥上多配合「風藥」以及「開竅」性質的中藥1。中醫理論中認為「風藥」味辛升散、「開竅藥」辛香走竄,藥力能抵達頭部,可作為引經之用,引導其他藥物同達病所。
腎結石為尿液中的礦物質沈積於腎臟中而形成的結晶,屬上尿路結石。
屬中醫之石淋,以尿中夾砂石,排尿澀痛,或排尿時突然中斷或疼痛為特點。若尿中帶血,稱為血淋;若合併尿路感染,出現小便灼熱澀痛,則稱為熱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