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中醫看關節炎(附食療)
關節炎(Arthritis)指關節發炎的疾病,常見症狀有關節疼痛、腫脹、僵硬,甚至變形。
關節炎屬中醫痹症的範圍,痹症指由於感受風、寒、濕、熱之邪,經絡痹阻,氣血運行不暢,致肌肉、筋骨、關節痠痛、麻木、重著,或關節腫脹、變形、活動障礙為主要表現的疾病。
中醫認為高熱、高寒潮濕、風力強之地是「風」、「寒」、「濕」、「熱」邪盛的環境。長期居處於這些環境,可影響人體的血液循環、代謝、免疫功能,而慢慢發展為痹症。
22/03/2023 -
中醫看口氣(附食療)
口氣(Halitosis) 指口腔經常發出異味的健康問題1。可由舌面上細菌、食物殘渣及脫落的細胞腐敗作用引起。
中醫認為本病主要與嗜食辛辣厚味、脾胃虛弱、肺病,致火熱上蒸,發為口氣。常見証型有:胃熱型、痰熱型、食積型。
05/03/2023 -
中醫看夢遊症(附食療)
夢遊症(Somnambulism/sleepwalking) 是異睡症中非動眼期睡眠喚醒疾患(Non-Radpid eye movement Sleep Arousal Disorder)的一種,指反覆在睡眠時活動,如起床、行走。
19/02/2023 -
中醫看舌下腺囊腫(附食療)
舌下腺囊腫(Ranula)指舌下腺導管堵塞,致涎液瀦留所形成的囊腫。
屬中醫的痰包範圍,因腫大的包囊像蛤蟆鳴叫時鼓起的咽囊,故又稱為蛤蟆囊腫。痰包指舌下結腫,質軟光滑的包囊的一種疾患。
中醫主要認為本病與飲食不節、勞倦脾虛,致痰火蘊結、脾虛濕阻、氣虛血瘀,而在舌下發展成本病
05/02/2023 -
中醫看脂胖(附食療)
肥胖(Obesity)指身體的脂肪累積過多;成年人的身高體重指數(BMI)等於或大於30。
中醫認為肥胖病多為本虛標實。本虛以氣虛、脾虛、腎虛多見;標實以氣滯、膏脂、痰濁、瘀為主。
22/01/2023 -
中醫看痤瘡(附食療)
痤瘡(Acne),又稱為尋常型痤瘡 (Acne vulgaris),指油脂和角質層細胞堵塞毛囊引發的皮膚炎症。
與中醫之肺風粉刺、酒刺、面皰相似,並認為本病主要可因過食辛辣肥膩食物、脾虛運化失調(消化力減弱)引起。
08/01/2023 -
中醫看副鼻竇炎(附食療)
副鼻竇炎(Sinusitis),多稱為鼻竇炎,指頭骨空腔(額竇、上頷竇、篩竇、蝶竇)的黏膜發炎,常見鼻塞、黃綠色鼻涕、面部有脹痛感、嗅覺異常,可伴有頭痛、口臭、牙痛、咳嗽等。
副鼻竇炎屬中醫之鼻淵,並認為本病可因肺熱、濕熱、外感風寒、風熱引起。可分為急鼻淵、慢鼻淵兩種,急鼻淵多為實証;慢鼻淵多為虛証。
18/12/2022 -
中醫看天疱瘡(附食療)
天疱瘡(Pemphigus)指不具傳染性的自體免疫水疱性疾病,能引起皮膚、黏膜長出水泡,破損而形成潰瘍。
天疱瘡、類天疱瘡近似於中醫之天疱瘡、火赤瘡。主要認為由於心火脾濕內蘊,外感風熱毒邪而引起;類天疱瘡則由於脾虛失運,濕熱內生,蘊積肌膚所致。
04/12/2022 -
中醫看哮喘(附食療)
哮喘(Asthma) 為慢性、發作性呼吸道疾病,涉及呼吸道阻塞、支氣管過敏反應、發炎反應,常見喘鳴、呼吸不暢及咳嗽等症狀;嚴重者,可見呼吸困難,甚至昏倒。
哮喘囑中醫之哮証。中醫認為哮証是由於「宿痰」內伏於肺,復加外感、飲食、情志、勞倦等因素,致痰阻氣道,肺氣上逆所致。
06/11/2022 -
中醫看中風(附食療)
中風(Stroke),指腦部血管異常,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疾病。症見: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,伴有口舌歪斜、言語不利、半身不遂或麻木等。
中醫又稱之為卒中。一般會根據病程的輕重而將中風分為兩類,病程較輕的「中經絡」及病程較重的「中臟腑」,而「中臟腑」。
23/10/20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