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 / 中醫婦科 / 驗案記錄

本分類收錄有關中醫婦科調理的文章,主題包括月經失調、更年期症狀、不孕症、白帶異常等。透過辨證施治,探討中醫在女性健康中的應用,提供調經安胎、補腎養血等中醫、調理治療方案。

    Loading posts...
  • 月經過少

    《YYT個案分享: 月經過少》

    【4日中藥治療後月經量增】
    16/2022 經量明顯減少,7/2022 更甚,8/2022 只少量點滴狀出血(4/4/2022 曾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苖,)。平素有經痛、易煩躁;眠易醒,無盗汗;納一般,食少;大便日1次,成形。末次月經:2X/7,量少,色暗,有血塊。

  • 子宮肌瘤_芥菜

    中醫看子宮肌瘤(附食療)

    子宮肌瘤(uterine myoma)指子宮的平滑肌瘤,早期可無明顯症狀,後期可見月經異常(如月經量多,行經時間延長)、腹痛等。

    屬中醫之癥瘕範圍,癥瘕指女子下腹中有結塊,可伴有痛、脹、滿,或出血之疾患,多與正氣虛弱,血虛失調有關,可由於情緒、受風寒、某些臟腑的機能不足(脾腎陽虛,致水濕運化出現障礙),使身體氣機失暢,致痰瘀滯於胞中(子宮)。

  • 痛經_

    中醫看痛經(附食療)

    痛經(Dysmenorrhea),又稱經痛,是女性月經期間出現的痛症,一般於骨盆、下腹部或兩側腹部,可伴有噁心、嘔吐、冒汗、眩暈等。

    中醫稱之為「經行腹痛」。中醫認為月經前後,子宮之氣血由滿盈而泄溢,氣血盛實而驟虛,子宮氣血變化較平時急劇,加上本身的體質因素,致子宮氣血運行不暢或失於煦濡,不通或不榮而痛。當子宮氣血漸漸恢復,而疼痛又可自止,故疼痛隨月經週而復始。

  • 功能性下丘腦閉經_黑茶

    中醫看功能性下丘腦性閉經(附食療)

    功能性下丘腦性閉經(Functional hypothalamic amenorrhea, FHA),是指下丘腦減少或停止釋放促性腺素釋放激素(GnRH)所引起的閉經。

    屬於中醫閉經範圍。中醫的「腎」系統中涉及現今之內分泌系統,治療上可根據患者之症狀表現來辨証用藥,其中氣滯血瘀、血虛、脾虛及腎虛証較為相關。

  • 更年期綜合症

    中醫看更年期綜合症(附食療)

    更年期綜合症是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和雌激素分泌減少引起所致,一般於45-55歲之間出現。

    《黃帝內經。上古天真論》中提到:「七七任脈虛,太衝脈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壞而無子也」。指女性一般在49歲左右,腎氣由盛漸衰,分布在胞宮(子宮)的脈絡(任脈與太衝脈)虛衰,天癸漸衰竭,經水將(月經)停止,形體功能衰退而失去生育的能力。

  • 閉經

    中醫看閉經

    原發性閉經一般與遺存因素或先天發育缺陷有關,較為罕見;繼發性閉經則與多種因素引起「生殖軸」(下視丘- 垂體 – 卵巢 – 子宮)中不同部份出現功能或結構異常所導致的。

    閉經可分為虛、實兩個方面。虛者由於身體之精血化生之源不足,沖任氣血不足,而無血可下;實者由於病邪阻滯沖任、而致經血不通,兩者致血海不能滿溢,致月經停閉。

  • 經間期出血

    中醫看經間期出血

    經間期出血指兩個月經週期之間,出現周期性出血,持續兩至三日或數日,並可伴有腰痠、小腹脹痛等,這其實不算是月經,也可稱為「排卵期出血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