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 / 中醫師

    Loading posts...
  • 腹痛

    中醫看腹痛

    腹痛既可為獨立一個病,亦可為其他疾痛的伴隨症狀,牽涉的範圍較廣,如有關月經問題的婦科病、誤食不潔食物所以的蛔虫病、痢疾、霍亂等都可以出現腹痛。中醫認為腹痛的多與外感、飲食不節、情志失調、體質虛弱有關。

  • 顏面神經麻痺

    中醫看顏面神經麻痹(面癱)

    顏面神經(Facial Nerve)是腦幹分支出來的第七對神經線,它主要控制面部肌肉,控制各種面部表情及眼睛的開合。

    顏面神經麻痹一般分為中樞型與周邊型。中醫稱之為面癱。無明顯原因的原發性的面癱,多因疲勞過度,氣血虛弱,風邪侵襲面部經絡而致;繼發性的面癱,則需要處理其相應的致病因素。

  • 甲狀腺腫

    中醫看甲狀腺腫

    甲狀腺腫,當屬中醫所指的「癭」。「癭」為中醫的一個病名,指的是頸前兩側腫大的一類疾病。《說文解字》:「癭,頸瘤也,從病嬰音」。相當於甲狀腺疾病的總稱。甲狀腺的主要功能是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、發育、體溫以及心跳等。甲狀腫腫以頸前結喉兩側漫腫或結塊,皮色不變,或漸漸增大為特點。

  • 經間期出血

    中醫看經間期出血

    經間期出血指兩個月經週期之間,出現周期性出血,持續兩至三日或數日,並可伴有腰痠、小腹脹痛等,這其實不算是月經,也可稱為「排卵期出血」。

  • 慢性咳嗽

    中醫看慢性咳嗽

    慢性咳嗽又稱為頑固性咳嗽。中醫可歸納為「內傷咳嗽」,非因外邪而引起的。古代細緻的分別「咳」與「嗽」「咳」為有聲無痰;「嗽」為有痰無聲,但臨床上多為痰聲並見,故以咳嗽並稱。

    《素問.咳論》指出「五臟六腑皆令人咳,非獨肺也。」!從病因、疾病的機理而言,慢性咳嗽一般以身體機能出現問題而引起的,與傷風、感冒所引起的咳嗽不同。但兩者都是能導致肺失宣降、肺氣上逆,而引起咳嗽這個症狀。再者,要辨寒熱、臟腑等,確認証型而論治。

  • 中醫胸痹心臟病

    中醫看胸痹(心臟病)

    胸痹是指胸口位置發作性憋悶感、疼痛為主要臨表現的一種病證,相類似於心臟病。輕者偶發短暫輕微的胸悶感及隱隱作痛,或為胸脹不適感;重者可以出現突發性疼痛劇烈,或呈壓榨樣絞痛。現代認為主要的病因是膽固醇高致血管閉塞所致,動脈管腔收窄,令心肌的血液供應減少,容易出現心絞痛,尤甚在運動時發作。
    

  • 白癜風

    中醫看白癜風

    甚麼是白癜風? 白癜風(Vitiligo)也稱為白斑、白蝕,是慢性的皮膚疾病,由於後天性因皮膚的色素脫失而出現白斑。現主要指為自身免疫、神經、精神、內分泌等功能紊亂,導致黑色素生成障礙,或直接破壞黑色素細胞所致。 《諸病源候論》中對白癜風的描述:「面及頸項,身體皮肉色變白,與肉色不同,亦不痛癢,謂之白癜。此亦風邪 」 – 中醫對白癜風的認識 中醫認為白癜風,又稱為白駁風,主要因風邪所致,故名。《簡明醫彀・厲風・癜風》:「白癜風者,身、面、頸項、皮膚生紫白癜,並不痛癢。此亦風邪搏於膚腠之間,氣血不和而成 。」《本草經疏》中提及「白癜風,肝臟血虛生風所致」所以治療方向一般以袪風行氣活血、補益肝血為主,內服中藥配合外用藥治療。 《外科正宗・雜瘡毒門・紫白癜風第五十四》明確把白癜風分為兩種,紫癜風、白癜風,認為紫因血滯,白因氣滯,總由熱體風濕所侵,凝滯毛孔,氣血不行所致,此皆從外來矣。 – 鰻魚可治白癜風? 歷代有多種治療白癜風的方藥記載。其中比較有趣的是明代董宿所著的《奇效良方》記戴了以鰻魚外塗於患處,以治療白癜風,大家可以參考一下。 鰻鱺魚塗方 用鰻鱺魚一頭,肥者炙令脂出 先洗白駁,用物揩拭之,令小痛 然後用熟魚脂塗之,一度便愈,甚者不過三度。 – 白癜風需用刺蒺藜(杜蒺藜) 歷代醫書中,提及許多治療白癜風的專用藥,例如蒺藜、蛇脫,主要取其袪風的功效。 《本草衍義・卷八・蒺藜》指出蒺藜有兩種,治療白癜風需用杜蒺藜。 「蒺藜有兩等∶一等杜蒺藜,即今之道旁布地而生,或生墻上,有小黃花,結芒刺,此正是墻有茨者。花收摘蔭幹,為末,每服三二錢,飯後以溫酒調服,治白癜風。又一種白蒺藜,出同州沙苑牧馬處。黃紫花,作莢,結子如羊內腎。補腎藥,今人多用。風家惟用刺蒺藜。 」 文中的杜蒺藜,也是現今所指的刺蒺藜(刺蒺藜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實),能平肝疏肝,祛風明目,無補益作用,特點是果實表面呈刺狀。 文中的白蒺藜,則今所指的沙苑蒺藜(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扁莖黃耆的成熟種子。),能補腎固精,養肝明目,而無袪風作用,果實表面平滑,形狀扁平。 – 古代中醫對水很講究 《本草綱目》把水分為兩類,天水類及地水類。天水類:雨水、潦水、露水、甘露、甘露蜜、明水、冬霜、臘雪、雹、夏冰、神水、半天河、屋漏水。 地水類:流水、甘瀾水、井泉水、井華水、新汲水、節氣水、醴泉、玉井水、乳穴水、溫湯、碧海水、鹽膽水、阿井水、山岩泉水、古塚中水、糧罌中水、赤龍浴水、車轍中水、地漿熱湯、生熟湯、齏水漿等 「古人服藥必擇水火,故凡湯液多用新汲井華水,取天真之氣浮於水面也。」 古人對於煎藥用的水也十分講求,治不同疾病或需要用不同種類的水。如湧吐藥可配齏水, 取其味濁引疾上竄,以吐諸痰飲宿食;治濕熱黃疸病,需用潦水,取其味薄不助濕熱也;煎中暑亡汗藥,及霍亂泄利不止,用酸漿水。 而《本經逢原》提及:「韭葉的露水,能治療白癜風。」…

  • 腰痛

    中醫看腰痛

    「腰為腎之府」,即是腎臟居於腰部,腎氣佈於腰部。當腎氣不足時,腰部就會容易出現問題了。另外腎與膀胱相表裏,膀胱經絡循行於腰背部,所以腎與腰有密切關係。

  • COVID-19

    以傳統中醫角度看「武漢肺炎」

    以中醫角度而言,根據這些症狀,可歸納為「溫病」,而因其傳染性強,可細分為「溫疫」。2019年的冬天不寒冷,影響了人體陽氣收藏,中醫所言的腎臟藏有先天之精,包括腎陰與腎陽,兩者有如太極一樣,平衡地共存著,當某一方出現不足或過盛,都能引起疾病。

  • 牛皮癬

    中醫看銀屑病(牛皮癬)

    中醫的角度,銀屑病多與「血」有關,常見的証型是血熱、血虛、血瘀。
    血熱可由多種因素引起,如情志不暢,鬱久化熱、脾胃損傷,食積鬱熱、風邪入裏,久鬱化熱。血熱則灼傷津液,致皮膚偏紅、乾燥脫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