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g / 中醫

    Loading posts...
  • 黃疸

    中醫看黃疸

    黃疸以皮膚、眼睛變黃為主要特點。由於膽紅素無法正常代謝或突然大量產生,在身體過量積累而導致。

    中醫把黃疸的病因重度歸納為濕。黃疸的「濕」主要在於肝膽,一般分為寒濕、濕熱兩大類,治療一般主以疏肝利膽之法。

  • 偏頭痛

    中醫看偏頭痛

    偏頭痛(Migraine)是一種反覆出現輕度或重度頭痛的慢性疾病。一般較普通頭痛劇烈,以單側為主,疼痛呈博動樣,維持時間一般較長(4小時以上),並伴畏光、畏聲、噁心嘔吐,甚至語言及肢體障礙。

    以中醫的角度看,偏頭痛當屬身體「陽亢」的問題。

  • 疳證

    中醫看疳證

    疳證,為中醫的病名,與今之兒童營養不良相近。多與食物攝取不足或過量、多種慢性疾病、早產等因素有關。

    當小孩脾胃受損,氣血、津液生成不足、失佈,則容易導致疳證。

  • 類風濕關節炎

    中醫看類風濕關節炎

    類風濕關節炎屬自身免疫系統異常而引起的慢性炎性關節疾病。

    屬中醫的痹症。痹證是以肢體、筋骨、關節、肌肉等處發生疼痛、重著、酸楚麻木,或有關節屈伸不利、僵硬、腫大、變形等症狀的一種疾病。久居炎熱潮濕之地、外傷、久病體虛,致風、寒、濕、熱、痰、瘀等邪氣閉阻經絡,影響氣血運行。輕者病在四肢關節肌肉,重者可引起內臟病變。

  • 奔豚病

    中醫看奔豚病

    「奔」為奔走,「豚」為小豬。奔豚病發作期的主要症狀為感覺身體內有一股氣從下而上衝,並可出現心悸氣短、胸悶不適、驚恐不安,被形容為身體裏如有一隻小豬在奔跑似的。⠀

    現多認為奔豚病是今之神經官能症,以自律神經機能障礙所致。

  • 重症肌無力

    中醫看重症肌無力

    重症肌無力(Myasthenia gravis, MG)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影響神經 – 肌肉接頭的神經遞質(乙醯膽鹼)之傳送。

    重症肌無力屬中醫學中的痿症,為邪毒(溫毒、濕熱之邪)、久病、跌打損傷、藥毒等引起津液氣血虧虛,致肌肉筋脈失於濡養而出現肢體無力。一般可以針灸及內服中藥治療本病。

  • 淋巴結核

    中醫看淋巴結核

    當結核桿菌侵入淋巴結可形成淋巴結核。

    此病當屬中醫之「瘰癧」,以其項部結核累累如貫珠之狀而得名,為一種發生於頸項部的慢性化膿性疾病。

  • 阿茲海默症

    中醫看阿茲海默症(腦退化症)

    阿茲海默症(Alzheimer’s disease, AD),為認知障礙症-漸進型中樞神經退化的其中一種,亦為最常見的一類。

    阿茲海默症屬中醫學中痴呆範疇。中醫認為腎可生髓,匯聚於腦。因七情內傷,久病年老,腎氣衰減,導致髓減腦消,神機失用,而發為本病。本病病位在腦,病變臟腑主要在腎,亦與心肝脾有關;病機以氣血、腎精虧虛為本,以痰濁、瘀血之實邪為標。

  • 膀胱過敏

    中醫看膀胱過動症

    膀胱過動症(Overactive bladder,OAB)是指膀胱功能過分亢進,以頻尿*、急尿、急迫尿失禁為主要症狀。多認為與膀胱逼尿肌過度收縮有關,致尿液未充盈時已有強烈尿意。

    以中醫角度,膀胱過動症當屬勞淋、氣淋範圍。證的病位在腎與膀胱,且與肝脾有關。病機主要是脾虛、腎虛、氣虛、氣鬱,致膀胱氣化失司。

  • 聽覺過敏

    中醫看聽覺過敏

    聽覺過敏(Hyperacusis)指對聲音的忍受度、適聽範圍下降,或會伴有耳鳴、耳痛、煩躁、心悸等症狀。

    現多認為本病與聽覺退化有關,當耳蝸毛細胞或聽覺神元損害,致聽神經自發神經活動病理性增加所引起,在聽覺檢查,聽力有減弱的情況;亦有認為本病與疲勞、焦慮的情緒有關。